宋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,已连克桂、柳、宜三州,击溃了大南国主力,收复数百里失地,歼敌十余万人,一路高唱凯歌,长驱直进。待攻下柳州后,大军休整五日,待前往击破宜州的杨排风所部赶来会合,才起兵直下宾州。
从柳州到宾州,有三百余里路程,沿途有象州防御州、武仙、阳寿等诸县望风归顺,另拔武化、来宾等县,军威大振。十余日,便已到了宾州城下。
宾州,已是大南国纵深所在,离州治不足五十里,便已是昆仑关,只要越过昆仑,便可直逼邕州,剿灭大南国,擒杀侬智高。
这日,大军到了宾州城下,离城二十里安营扎寨。刚刚安顿好前后三军,忽闻守卫来报:「启禀元帅,后将军陈曙已经扫清荆湖残匪,率本部大军前来会合!」
穆桂英闻言大喜,急忙将陈曙召至近前,道:「有公相助,我三军更是如虎添翼,宾州唾手可取!」
陈夫人见到丈夫归来,更是喜出望外,随穆桂英一道出帐相迎。夫妻二人见面,免不得一番感慨。待二人叙完离别之情后,陈曙道:「元帅,末将此来,还带了两个人。」
「哦?」穆桂英疑惑道,「那是何人?」
陈曙急忙将身一侧,微微躬身道:「八奶奶,这边请!」
这时,从人群中走出一男一女两个人,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美妇,不到五十岁年纪,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。两鬓虽已微微发白,但皮肤依旧如少女般紧致,气质娴熟,宛若从昆仑山上走下的西王母。只听她声音如银铃一般悦耳:「桂英,多日不见,别来无恙!」
穆桂英见了,急忙施礼道:「八姑,你怎的来了此处?」
原来,这名中年美妇乃是天波府的八奶奶,六郎杨延昭之妹八姐杨延琪。她见穆桂英问起,便道:「自你离开天波府后不久,圣上又下旨,封我为平蜀大将军,与岳纲一道,前往两川平定匪乱。这几日,川中战事已定,正班师回朝,不料在路上遇到了你遣往东京的使者。一问之下,方知南国军势颇盛,我便奏请天子,转而南下,来助你一臂之力。」
站在八姐杨延琪身后的大将岳纲,生得八尺之躯,面目白净,留三绺长髯,这时拜道:「末将参见元帅。」
穆桂英喜道:「有八奶奶和岳将军相助,何愁南国不平?」
杨八姐道:「咦?桂英,怎的不见金花小姐?自你们离了京城,我已数月未见着她了,甚是想念,快将她叫来,让我好好疼她一番。」
穆桂英闻言,立即转喜为忧,黯然道:「八姑有所不知,前日小女大意,被敌人擒了去,现在正被敌人关于营中,生死未明。」
「什么?」杨八姐大惊,「这可如何使得?待我出马,去将那贼将杀尽,救出金花来!」八姐杨延琪终身未嫁,因此膝下也无子女,将杨金花视若己出,万般疼爱。
穆桂英道:「八姑远道而来,风尘仆仆,不如在营中暂且休息一晚,待明日出战迎敌。」
杨八姐道:「桂英,金花陷于敌营,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。若是被敌人夺去了贞节,那让她今后如何为人?事不宜迟,快快下令,待我亲自出马,去迎战敌将!」
穆桂英一听,顿时羞得无地自容。此刻,八姑应该尚不知道自己被敌人凌辱之事,此事若被她知晓,她又该如何面对。她呆了一会,方道:「论辈份,乃是八姑为长,桂英不敢以下犯上!」
杨八姐道:「这是在军营之中,又不是在天波府,自然以军法定尊卑。你乃是圣上钦封的平南大元帅,我自当听从你的号令!」
穆桂英没有办法,只好入了帅帐,坐到正中,抛下一枚令牌,道:「本帅着令八姑杨延琪与将军岳纲,率本部人马出营,到宾州城下搦战!」
「末将领命!」两人齐声道。领了将令,两人出了帅帐,点了他们带来的八千人马,出了辕门,来到宾州城下。
宾州守将乃是大南国名将卢貌,见宋军搦战,急忙下令本城一万人马,倾巢而出,到城下列阵。带阵脚站稳,卢貌策马而出,道:「何人叫阵?速速报上名来!」
杨八姐出马,道:「你姑奶奶是也!」
卢貌定睛一看,见宋军阵上,竟是一员女将,便问道:「你就是平南大元帅穆桂英?」
杨八姐道:「斩你这种宵小,何须元帅亲自出马?吾乃是天波府杨令公之女,平蜀上将军杨延琪是也!」
卢貌笑道:「看来你宋室王朝,当真是没什么人可用了。怎么上阵杀敌的,都是一群太太寡妇!」
杨八姐道:「杀你这种人,女人足矣,何须我宋家儿郎前来!」
卢貌大怒,策动战马,举刀砍了上去。杨八姐初到平南大军之中,一心想着要救孙女金花,也不害怕,挺起梨花嵌金枪,也迎了上去。
两人战了二十余合,只见杨八姐枪法奇妙,神出鬼没一般,盯着敌将身上的几处要害,频频发难。那卢貌不多时已是浑身带伤,心道:「传闻杨家寡妇,个个勇如男子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若是再战下去,怕是要丢了性命在此处。不如暂且退兵,再作打算!」想罢,便虚晃一枪,往城内逃去。
杨八姐岂肯如此轻易放他离去,又提枪直追上来。待追到城下,城头万箭齐发,擂石滚木齐下,近不得前半步,只好收兵回营。
杨八姐入了大营,见过穆桂英,愤然道:「阵上未能杀了贼将,着实可惜,待明日再战,定将卢貌首级献于帐下!」
穆桂英和杨八姐两人虽然差了一个辈份,但年龄相仿,八姐也比穆桂英大不了几岁,因此二人在府中常以姐妹相称。此时穆桂英见八姐似乎心有不甘,便笑道:「八姑切莫心急,待本帅今夜将城围了。那卢貌便如瓮中之鳖一般,擒之如探囊取物!」
话音未落,忽有蓝旗官来道:「禀元帅,敌将卢貌见不敌吾军,已撤下了城头的旗帜,往昆仑关方向逃去。前营杨将军令小人前来问计,是否进城?」
杨八姐道:「算那小子聪明,跑得快,要不然定让他身首异处!」
穆桂英对蓝旗官道:「传本帅将令,入城安民!」
那卢貌本欲负城顽抗,不料在宋军刚刚兵临城下之时,邕州已下了一道圣旨给他。让他弃守宾州,保存主力,兵马全部撤入昆仑关以内。卢貌自恃勇力,有所不服,坚持要与宋军决战。还是部将黎顺劝道:「吾大南国主力,已在桂水之畔全部覆没,若是与桂州、柳州、宜州等城守将一般,凭城顽抗,势必被宋军逐个击破。不如顺了圣上的旨意,退入昆仑,积蓄兵马,以图东山再起!」
卢貌听他说得在理,便下令全军从城西撤出,一路直奔昆仑关而去。
出乎穆桂英的意料,宋军几乎兵不血刃地取了宾州。夺下了宾州,离邕州已是不远,中间仅仅隔着一道昆仑关,看来离班师回朝之日,已是不远。